欢迎来到哈尔滨理工大学新闻网!
新闻网
院处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处动态 > 正文

【能力作风建设】“防疫尖兵”驻校园 坚守一线保安全

作者:后勤管理服务中心责任编辑:宣传部 审核:刘畅来源:后勤管理服务中心 日期时间:2022-11-22 09:25:52点击:

近日,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提出了二十条措施。要求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政策的优化是对科学防疫、精准防疫、安全防疫提出更高的标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学校始终严格按照“早快准严细实”的要求精准施策科学防控,在健康检测、日常管理等方面不断引入信息化手段、构建防疫工程,用科技力量和民生保障助力校园防疫,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墙”。

“信息化哨兵”精准高效,守护校园安防一线

为加强精准化疫情防控工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按照学校党委“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精神,先行探索,变中求新,依托互联网和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建设了智慧校园人脸识别身份平台,建立全校师生职工身份信息库,并与一卡通、网上办事大厅、移动端等对接,建立了便捷、快速的师生自行查看权限应用,分级入校审批流程,实现了实时动态监控调整,助力学校精准化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

本学期,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学校西、南校区主要出入口设置了人脸识别门禁,并建立可电脑端与移动端同步的审批流程与系统对接,紧密联动,用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提升校园门禁管理效率。同时能够快速地定义分类查询,对所有类型人员的出入情况实时查询,及时按要求上报相关信息。提供便捷和准确地进出校园管理服务,告别原来使用一卡通或身份证等有介质的通行方式。既做到师生出入校园方便、快捷通行,又做到校园进出管控精准、可靠、动态调整,目前已累计进行了310万人次的进出校园核验;8台移动式的人脸识别智慧终端,应用于全校师生核酸检测统计,现场设备识别高效准确,后台数据按需分类,可实时精确地导出完成检测人员的信息名单,为做到全员检测,不落一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了101万人次的核酸检测统计;人脸识别技术也应用于新老学生返校,大大缩短了校门人员信息查验时间,准确掌握了返校情况;同时,基于智慧身份识别平台的图书馆门禁也将建设完成,全面加强入馆人员管控。

智慧身份识别平台的建成在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学校精确防疫,方便师生的同时,也为后期人脸识别在公寓、教学楼等场所的应用提供便捷的系统对接平台。它正犹如一名“信息化哨兵”,矗立在校园一线,迎霜傲雪,精准高效的日夜守护着校园安防。

天桥钢铁卫士“器”宇轩昂,戍守校园通行一线

11月21日上午,学校西校区内部连接通道“学文街跨街天桥”正式交付使用,过街天桥的顺利贯通,标志着学校真正实现校园闭环管理,不仅有效解决了师生交通安全问题,更对学校疫情防控、校园安全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校新地标建筑之一,“跨街桥”变成了“连心桥”,打通了服务师生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直以来,学校西区校园内,南北方向的学文街为铅笔厂家属住宅楼的唯一出行道路。自疫情发生后,学校严格落实“早快准严细实”的防疫工作要求,于2020年8月通过建立围墙围挡实现西区校园教学区与住宅区的“硬隔离”,最大程度避免师生与社会层面的接触,切实筑牢校园防疫屏障。于此同时,为满足师生的教育教学和日常通行需求,每天限时开放学文街两侧大门,虽方便通行,但却无法实现校园闭环管理,存在交通及防疫安全隐患。对此,学校从师生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把新建人行过街天桥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推动,着力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建起了跨街人行天桥。

该天桥呈“T”字形,桥梁采用钢结构设计,桥下净高6m,桥面通行净宽6m,主桥总长32m。天桥具备防滑路面、灯光照明、标志标牌,整体风格简洁大气、现代时尚。在建设过程中,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党委“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精神,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冲锋在前。于8月19日组织施工队伍进场施工,严把安全关、质量关和进度关,有序完成了钢桥场内加工、园林移植、根桩基开钻灌注、钢桥墩柱支立、钢桥主体合龙、桥体护栏安装等工作,经过试行完善,最终于3个月后正式交付使用。期间,先后投入焊工600余人次,零工300人余次,其他技能人工100人余次,现场人工峰值达到30余人次,抢工期,抓进度,保安全,提实效,顺利完成工程项目建设。

跨街天桥的落成是继学校智慧校园人脸识别平台投入使用后的又一“幸福校园”建设工程,将为筑牢学校安全体系及防疫体系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它正犹如一名“钢铁卫士”,担负着保卫校园安全的神圣使命,为师生戍守着校园一线,手持“钢枪”,“器”宇轩昂,守卫一方,在霞光中映衬着其刚毅伟岸的身膀。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