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介质储能与导热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由迟庆国、张天栋、冯宇、张永泉和张昌海等5名青年教师组成,平均年龄32岁。团队自2017年组建以来,在团队负责人迟庆国带领下,张天栋、冯宇等2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同时双双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团队申报省部级项目5项,获批5项;发表SCI论文20篇,包含中科院一区论文4篇(2篇IF>10)、二区论文5篇;其中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论文引用都接近高被引的临界值。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介质储能与导热创新团队成员合影
怀揣梦想·志同道合
团队负责人迟庆国于2004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攻读硕、博士学位,从事无机电介质陶瓷研究,攻读学位5年时间内,发表学术论文11篇。2010年迟庆国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后,便回到母校哈尔滨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九年光阴转瞬即逝,迟庆国回校任教后,依托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国家重点学科,从一名普通讲师成长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期间的工作实践使他深深领悟到,科学研究的“单打独斗”难以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筹建一支科研素质优良、本领过硬的科研团队势在必行。而形成特色鲜明、团结稳定、可持久发展的科研团队,需要有吸引优秀人才措施、良好科研条件、明确研究方向和远大发展目标,这些都是摆在面前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因此,他怀着求才若渴的心情,积极争取资源并创造条件,倾心打造一支具有扎实基础的科研团队。
迟庆国与团队成员张永泉博士相识于2015年参加的国内学术交流会上,虽然二人研究方向分别为电介质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但对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在电能存储与转化这个共同研究领域开展了深入的交流,研究方向的交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思想启迪和科学关注点。此后的接触与研讨中,进一步加深了彼此间学术能力的了解,并形成共同建立研究团队的愿望。
张天栋和冯宇两位博士与迟庆国师出哈工大同门,具有十分相似的学缘背景,二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迟庆国一直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希望二人获得博士学位后能来哈理工大学工作,组成团队。2017年,在迟庆国的邀请下,张天栋与冯宇两位博士获得博士学位后选择来到哈理工大学工作,此时恰逢迟庆国老师担任副导师指导的一名优秀博士张昌海留校任教。至此,在学校及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以迟庆国教授为带头人,以具有博士学位的4位青年教师为骨干,组建了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电介质储能与导热创新团队。
团队组建以来整体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青年教师展示出优秀的科研素质能力。2018年,迟庆国入选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并当选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专委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委会高电压新技术学组成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应用专委会委员。此外,团队在注重基础科研的同时,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平台,注重与行业接轨,为团队年轻成员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万理澄彻·一心凝聚
共同的志向和追求,凝聚了团队成员积极进取和拼搏向上的精神。团队建设初期,迟庆国瞄准了工程电介质领域热点课题并确立了第一个研究方向:高储能密度柔性聚合物复合介质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随后,通过调研分析前沿研究动态与行业所需,并请学院和校内外资深教授指路把脉,提出了第二个研究方向:高导热绝缘复合介质的应用开发。随着团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智能绝缘材料的需求,在电气学院赵洪教授和李忠华教授的指导下,确立了第三个研究方向:非线性复合绝缘介质研究。围绕上述研究方向,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共计36项。
在电气学院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针对三个研究方向建成了储能型聚合物复合介质制备与测试平台、高导热绝缘复合介质制备与测试平台和非线性复合绝缘介质制备与测试平台。目前三个平台的基本硬件条件完备,可以完成常规的材料制备、表征和测试。随着团队的发展,下一步将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创新,更好地设计材料的结构,进一步完善多场耦合条件下复合介质的电、热性能原位测试方案,制订进口实验设备的购置计划。
在早期介质储能研究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困难,从事材料储能特性高温试验时,为精确控制加热炉温度需降低升温速率,导致一次热循环实验需要十个小时以上,多次连续热循环需要几十个小时以上,团队师生将实验室当成自己的家,通宵实验时就在椅子上短暂休息后继续实验。在校内无法完成材料测试时,需要到上海等外地高校的实验室进行试验,团队成员经常到达目的地后,立刻赶赴实验室连夜开展十几个小时的实验研究。
撰写学术论文是一个科学、严谨、认真的过程。从对实验结果分析到洞察科学内涵,从对问题准确阐述到思维逻辑严密推敲,需要对论文的每一段、每一句、每一词的反复修改与斟酌,并认真回复审稿专家的意见,在交流中完善和升华论文成果。
团队成员迟庆国(右)、张昌海(中)和冯宇(左)正在对样品进行微结构分析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经过不懈努力,团队在三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较好的前期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界面结构设计优化聚合物复合介质储能特性,揭示了高导热无机填料取向分布诱导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热导率的作用机理,阐明了影响非线性复合介质调控电场分布的关键因素。上述成果累计发表SCI论文近96篇、授权发明专利32项。
传承担当·鸿鹄之志
个人发展离不开团队,团队进步离不开成员的奋斗,而团队长远发展在于谋划。该团队通过研讨确定了五年和十年的展规划,并根据每个成员的优势与劣势,规划了各自的分工和发展目标。团队发展的目标非常明确,即:依托平台、贴近行业、集众所长,从而实现人才的持续增长,并实现三个方向研究成果的重大突破。团队根据发展需要以及个人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张天栋博士和冯宇博士为“国字号”人才培养对象的计划,在对个人发展和团队建设两个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对其给与适当的倾斜,确保“头雁”能够起到引领作用。
团队发展得益于团队成员的集体观念和无私付出。在年轻教师申请国家公派出国这一事情上,由于团队成员都比较年轻,都有出国访问的意愿,核心成员的集中出国必然会影响团队的科研进度。此时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了集体主义精神,协调依次出国,保证了团队的持续战斗力;有的团队成员负责团队的后勤工作,大量的琐碎事情占用了其大量的科研时间,但是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他说出了“你不干我不干,团队这样就得散”这样一句虽通俗但易懂的话语。
团队的发展得益于每一个成员坚定的理想信念。翻开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规划书,团队成员均拥有博士学位,但他们都放弃了南方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和待遇,在母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时期,选择了自己追梦开始的地方,扎根理工、建设龙江。2018年初,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沿海某城市“国家双一流A类”高校电气学院院长在了解到迟庆国带领团队的科研能力与成果后,诚挚地向迟庆国老师及其团队发出邀请,希望全职引进迟庆国的科研团队,该校解决安置性住房并提供可观的科研启动金;特别是该校优质的附属小学、中学等教育资源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诱惑。在团队内部讨论会上,成员们想到更多的是学校和学院对团队的厚爱、学科对团队的重视、重点实验室对青年人的器重,割舍不下的是成员苦心搭建的实验平台以及团队刚刚在学科前沿领域发现的创新成果。在如何选择未来这个问题上,团队成员是“自私”的,他们都没有将这个可能改变他们一生的邀请告诉自己的另一半就做出了决定——留下来。
学高为师·勤勉求进
团队的发展离不开学术骨干的努力和坚持,离不开科研平台的建设和优势学科支撑,更离不开师长的帮助和各级领导的支持。在团队起步发展的关键时期,电气学院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国家重点学科两代学科带头人给予了团队发展的莫大支持。雷清泉院士为团队发展指明了方向,赵洪教授为团队建设确立了发展目标,李忠华教授在基础理论方面给予了团队无私的指导,陈庆国院长在人员、实验室、设备等配置方面为团队提供最便利的条件,王暄教授在相关仪器设备购置方面适度向团队中年轻人倾斜……。此外,科技处吴明阳处长多次带队与团队成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关心团队和个人的发展,记录团队的发展轨迹,多次邀请团队进入科创空间进行多学科交流,鼓励团队研发出更大成果,诚恳希望年轻教师多提建议。每次真诚的沟通都让年轻人目标更加明确、斗志更加昂扬。电气学院、科技处以及其他职能部门悉心地为团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将人文关怀落在了实处,为团队的发展保驾护航。
团队的成长历程倾注了团队成员的艰辛与汗水。2019年,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攻坚之年,对于团队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研发出更优质的科研成果、更好地建设团队、更多地培养人才,才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团队“有能力,敢担当,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理念已经根植与团队成员的胸中。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团队是学校众多科研团队砥砺奋进的一个缩影,是新时期一批批理工人织就学校发展新篇的真实写照,更是对“自强不息,求是创新”理工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理工的发展需要这样的团队,龙江经济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更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团队。真诚祝愿勤劳勇敢的理工人能够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干强省利校事,谋集体发展局,做担当有为人,在追梦路上奋勇前行、再创佳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号角已经吹响,征程正在开启。我们有理由相信,步入新时代,团队成员一定会不忘初心、不负时代、无愧历史,勇做新时代“三有”新青年,在新时代,有新作为、绘新蓝图、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