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数字建筑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近日,2025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创新的实践能力,在该赛事全部三个赛项中均有获奖,荣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国家级三等奖4项,全国选拔赛优秀奖3项。其中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应用赛道(赛项3)实现首次获奖的历史性突破,充分展现了学校在数字建筑和智能建造领域的教学成果与人才培养实力。
2025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国家数字建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设置BIM数维设计建模(赛项1)、数字施工项目管理综合应用(赛项2)、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应用(赛项3)三大赛道,覆盖数字建筑全产业链核心技能,是全国建筑类院校极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入选赛事。大赛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学校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建筑工程学院将赛事作为深化“双创教育”、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的重要载体,全方位统筹备赛工作。
为选拔最优参赛队伍,建筑工程学院于5月26日精心组织校级选拔赛,来自不同专业各年级的107名学子踊跃报名,经过激烈角逐,最终9支队伍的27名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实现全部赛道全覆盖参赛。备赛期间,学院组建由杨正、李梅、陈科平、张勇4位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指导团队,为参赛学子提供系统性指导。杨正、陈科平、张勇三位老师利用暑期时间参加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能力培训班,系统学习人工智能、数字建筑、智能建筑等前沿技术与教学方法,并顺利获得培训证书,将行业最新动态与实践经验融入指导过程,为参赛队伍提供了高质量的专业支撑。
决赛中,哈理工学子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将课堂所学与工程实践深度结合,在数字建模、施工管理、计量计价等核心环节展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在赛项1中,建筑团队运用BIM技术完成公建与住宅建模任务,精准呈现建筑结构细节与空间逻辑,凭借高效的建模质量与创新的设计思路,斩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在赛项2中,施工队整合BIM建模、施工现场规划、进度管理等多模块技能,模拟真实工程场景下的施工全流程管控,荣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赛项3的造价队直面挑战,熟练运用数字化计量工具与计价方法,精准完成建筑装饰、电气给排水等专业计量及招标控制价编制任务,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项,实现学院在该赛项的零的突破。
获得的6项国奖,正是学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育人理念的科学实践,是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协同育人的典型示范。教务处和创新创业学院将赛事纳入学校双创实践教学体系,搭建跨学科创新平台,为备赛提供课程资源与教学支持。建筑工程学院将物联网(IoT)、大数据(BD)、云计算(CC)、人工智能(AI)、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工业化建造技术深度融合,提高设计、生产、施工和交付各阶段的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学院深耕课程思政建设,将行业担当、工匠精神融入备赛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数字赋能建筑,创新引领未来”的专业信念,提升智能建造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未来,建筑工程学院将继续聚焦数字建筑、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等行业前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完善“双创教育”体系,将赛事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动力,着力培养更多适应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国家建设贡献哈理工力量!
c奖赛项 |
团队名称 |
团队成员 |
指导教师 |
获奖等级 |
BIM数维设计建模 |
哈理工建筑一队 |
梁文龙、张妍、赵奕博 |
李梅、杨正 |
国家级二等奖 |
BIM数维设计建模 |
哈理工建筑三队 |
韩兴华、胡国玉、李卓正 |
杨正、李梅 |
国家级二等奖 |
BIM数维设计建模 |
哈理工建筑二队 |
吴奕炜、张荣、宋慜麒 |
李梅、杨正 |
国家级三等奖 |
数字施工项目管理综合应用 |
哈理工施工一队 |
王智江、刘正中、王馨灿 |
杨正、陈科平 |
国家级三等奖 |
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应用 |
哈理工造价一队 |
罗家财、杜泽朋、吕阳 |
张勇、杨正 |
国家级三等奖 |
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应用 |
哈理工造价一队 |
严书林、李彩、刘志戈 |
杨正、张勇 |
国家级三等奖 |
2025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获奖名单
2025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获奖证书
2025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能力培训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