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哈尔滨理工大学新闻网!
新闻网
院处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处动态 > 正文

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产业学院举办“中国线缆行业发展趋势与技术创新”企业专家讲座 ——校友张涛分享行业洞见,启迪产业学院学子

作者:郭宁责任编辑:吕婧 审核:单鹂娜、高俊国校对:李雪
来源:电气学院 日期时间:2025-03-31 16:21:39点击:

近日,哈尔滨理工大学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产业学院在西区教学主楼H513举办了主题为“中国线缆行业发展趋势与技术创新”的企业专家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我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校友、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工程师、国家高压超高压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怀柔国家实验室特聘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产业导师张涛担任主讲嘉宾。电气学院副院长高俊国、电气绝缘与电缆系主任郭宁、电气学院教师张伟超、赵新东以及产业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缆方向22级学生等百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行业前沿动态与技术实践经验。

讲座现场

校友归来,分享成功之道

张涛作为本校的杰出校友,从这里走出去后,在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逐步成长为一名董事。他的职业成就不仅展现了个人才华,也映衬了学校培养人才的卓越能力。此次讲座是学校为产业学院学生精心安排的一次活动,旨在通过校友的现身说法,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行业动态与职场现实。讲座吸引了众多学生到场聆听,大家期待从张涛副总工的分享中汲取经验与灵感。

行业趋势:技术驱动未来

讲座伊始,张涛从国际国内双重视角分析了中国线缆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他指出,当今全球产业发展形势对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线缆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方向。

张涛强调,产业链协同创新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他以高压电缆材料和工艺装备的国产化为例,介绍了由电力用户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及科研机构组建产业联盟的模式。“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我们在高压电缆绝缘料、屏蔽料等‘卡脖子’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国产材料已逐步替代进口,推动行业从‘大而不强’迈向自主可控。”

他深入剖析了当前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以青岛汉缆为例,公司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还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他向同学展示了一组数据:过去三年,公司因技术升级而实现的效率提升高达30%。他强调,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更多依赖于技术创新,而这正是学生们需要关注的方向。

电缆专业方向百余师生参加讲座

技术突破:自立自强之路

在技术分享环节,张涛详细解读了国产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料的研发历程与产业化进展。长期以来,110kV及以上高压电缆绝缘料90%依赖进口,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2010年起,青岛汉缆联合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通过分子结构优化、杂质控制工艺创新,成功研发出220kV、500kV级超净绝缘料,并完成大长度电缆挤出验证。

“2023年,我们实现了220kV 2500mm²电缆单次连续挤出12.7公里,绝缘料用量超80吨,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张涛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展示了国产材料在电气性能、机械强度、热氧老化等关键指标上的优势。目前,国产绝缘料已在贵州、东莞等地示范工程中规模化应用,并逐步向750kV超高压领域拓展。

作为国产超高压电缆技术的集大成者,张涛副总工重点介绍了7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电缆的研发成果。该电缆专为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灵活、成本低等优势,可替代传统气体绝缘输电母线(GIL)。项目团队攻克了大厚度绝缘挤出、皱纹铝套成型、缓冲层绕包等核心技术,电缆载流量大,并通过了严苛的型式试验与机械性能测试。

“从材料配方到工艺控制,我们建立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他表示,该成果已申请专利13项,标志着我国在超高压电缆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职业建议:持续学习与适应变化

作为一名从学生成长为企业高管的前辈,张涛在讲座中特别分享了职业发展的心得。他坦言,自己的成功离不开持续学习和对变化的适应能力。他列举了几个职业生涯中的关键节点,比如从技术岗位转向管理岗位的转折,以及面对市场低谷时的坚持。这些故事让学生们感受到,职业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成长。

张涛建议学生们在校期间多参与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同时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度。他还提到,青岛汉缆愿意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欢迎大家未来加入这样的企业,共同成长。

讲座后半段,他与学生们展开了互动。提问环节中,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从具体技术的应用到职业规划的建议不一而足。张涛勉励同学们说:“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样重要。企业更看重全面发展的人才。”

活动意义:搭建学业与职场桥梁

张涛他用自己的经历和洞见,为产业学院的学生们点亮了一盏明灯。正如他在结束时所说:“母校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希望你们也能从这里出发,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校友与母校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学校在培养行业人才方面的不懈努力。未来,产业学院计划邀请更多优秀校友回校分享,为学生们带来更多启发与机遇。这场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学生们通过张涛的分享,对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讲座结束后,不少同学围住张涛,进一步交流实习和研究合作的可能性。

校友张涛与同学们交流

副院长高俊国表示,此次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旨在通过校友资源为学生搭建通往职场的桥梁。本次讲座是我校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对接行业前沿的重要实践。通过企业专家的实战经验分享,学生们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与产业报国的时代使命。未来,学院将持续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助力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