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9月1日,我校组织青年师生通过线上方式共同收听收看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开学第一课”,为新学期注入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本期“龙江开学第一课”通过珍贵文物、影视资料和深情讲述,生动再现了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信仰的力量、家国的情怀与责任的重量。大家纷纷表示,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锤炼过硬本领,以昂扬姿态投身于新学期的工作学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学院集中收看“龙江开学第一课”
机械动力工程学院 辅导员 徐琳:
作为深耕高校学生工作12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堂“开学第一课”让我心有共鸣又倍感振奋。12年来,我始终在探索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摆脱生硬说教、真正浸润学生心灵,而这堂课以龙江抗战历史为底色,用东北抗联将士的热血故事为载体,恰好给出了生动解答。我们深知“铭记历史”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让青年真切触摸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接下来,我会继续将抗战精神融入思政工作,引导学生从先烈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把爱国情转化为笃行实干的行动,成长为能担时代使命的青年一代。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辅导员 王建民:
通过观看学习“龙江开学第一课”,东北抗联将士们在冰天雪地不畏艰险、坚守信念、英勇抗争的历史画卷,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身职责的特殊意义。未来,我将努力把龙江大地上的抗战故事转化为网络思政教育的“活素材”,借助短视频、校园互动话题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英雄精神跨越课堂,延展至学生的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我将结合抗联精神,引导学生直面成长困惑,做他们的生活导师,同时以红色文化筑牢其思想根基,让抗战精神在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中同频共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辅导员 张纪元: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本次“开学第一课”网络思政大课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宝贵的育人资源。这不仅仅是一堂思政课,更是一堂价值引领和人生启迪课,更是为我们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鲜活素材和有力抓手。我将把本次课程的核心要义与精神内涵融入日常的班团活动、谈心谈话和网络思政中,引导学生在回望苦难辉煌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缅怀先烈中传承红色基因,激励他们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刻苦学习、矢志报国的自觉行动,真正肩负起“开创未来”的时代重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辅导员 董怡彤:
东北抗联精神蕴含着“十四年浴血不低头”的忠贞信仰、“极寒绝境中啃树皮战强敌”的顽强意志,更有着“为家国舍生死”的担当情怀。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既要传承这份“精神火种”,也要将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思政工作,用抗联精神激励学生成长,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使命,在成长中涵养坚韧品格,让红色精神在青春里扎根生长,厚植家国情怀,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筑工程学院 辅导员 张亚新:
八秩回望,黑土烽烟犹在;十四年抗战,龙江以血火筑长城。聆听“龙江开学第一课”,杨靖宇、赵一曼的呐喊穿越时空,提醒我:思政不在云端,而在脚下这片冻土。作为高校辅导员,我将用好龙江红色教育资源,带领广大青年上好有风景的思政课,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经济与管理学院 辅导员 高铭:
通过“龙江开学第一课”,我们重温了黑龙江十四年抗战的峥嵘岁月,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通过回顾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和平的珍贵与时代的责任。作为经管学院的师生,我们将把爱国情怀融入科学研究与专业学习中,以史为鉴、勇担使命,为龙江振兴与国家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辅导员 孙启瑞:
观看“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主题 “开学第一课”,师生们心潮澎湃。在抗日战争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一切。如今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作为教师,要将爱国情怀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作为学生,要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勤奋学习,以实际行动传承英烈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24-14班 苏航瑞
这堂“开学第一课”带给我深深的震撼与触动。此次网络大课,让那些珍贵的文物史料和厚重的历史讲解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知识点,而是变成了一段段可歌可泣、鲜活而悲壮的民族记忆。我深刻体会到今日的和平与繁荣是何等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更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这堂课点燃了我内心的爱国热情,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与方向。我将努力从伟大的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刻苦学习专业知识,锤炼过硬本领,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24-8班 伞嘉鑫:
观看“龙江开学第一课”,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牺牲换来的,他们在龙江大地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珍惜当下的和平,努力提升自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信24-4班 王润曦:
回望过去,无数革命先烈、先锋模范、共产党员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革命战争年代,李大钊、蔡和森、方志敏、杨靖宇、赵一曼、刘胡兰等,和平建设时期,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罗阳等,他们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谱写了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锻造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不屈的“钢铁脊梁”。吾辈当以英雄烈士为镜,对标初心使命,激扬爱国之情,立牢强国之志,砥砺报国之行,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23-4班 李博:
观看“龙江开学第一课”,我深刻认识到十四年抗战的艰辛。这片土地上,先辈们浴血御敌,用生命铸就丰碑。如今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爱国情化为学习动力,不负先辈守护,争做强国青年。
理学院 信科24-1班 郭凯旋:
观看“龙江开学第一课”,我心潮澎湃。先烈们为民族存亡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的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今日和平的珍贵。这堂课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精神的洗礼。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当铭记历史,传承先烈们的爱国情怀与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学习中踏实奋进,用本领肩负起开创美好未来的时代责任。
外国语学院 俄语24-1班 路秉阳:
在抗战十四年的壮阔史诗中,龙江大地是浴血抗争的重要战场。这片黑土地上镌刻着无数英雄的足迹。每一寸冻土都浸染过先烈的热血,每一座山峰都见证过不屈的抗争。如今,站在这片土地上回望,更懂和平的来之不易。龙江的抗战历史,不仅是一段岁月记忆,更是融入血脉的精神基因,时刻提醒我们:铭记历史,传承先辈的勇气与担当精神,守护当下的安宁,开创更加繁荣有力的未来。
荣成学院 旅游 23-1 安磊:
这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以震撼人心的历史画面和深情讲述,将我带回了黑龙江十四年抗战的烽火岁月,让我深刻体会到先烈们为民族存亡付出的巨大牺牲。它让我真正理解了“铭记历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英雄的永恒缅怀;“珍爱和平”不是被动享受,而是对未来的主动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传承这份红色基因,从中汲取“强国有我”的初心与勇气,把对历史的敬畏转化为勤学奋进的实际行动,为开创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