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推进育人力量走出校门、推开家门、打开心门,自动化学院充分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契机,开启了一场温暖的教育行走。此次家访聚焦学院各年级学生群体,以“访家境、知生情、解困惑、促发展”为宗旨,在家校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学院党政领导与辅导员们带着教育的温度,穿越街巷,走进学生家庭,传递关怀、倾听需求、共育未来,在家校对话中凝聚育人合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暮色叩门传关爱,细语润心启新篇
7月16日晚,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桂娟、辅导员武腾飞赴牡丹江市宁安市叩响了2024级本科生的家门。与他的家人进行深入交流,细致了解该生的成长环境、假期安排和发展想法。
武腾飞老师鼓励他利用暑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进一步全面发展。刘桂娟副书记表示:“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将全力托举学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7月17日,2024级本科生辅导员付宇前往牡丹江市阳明区,走进学生家中开展家访活动。交流中,家长详细询问了孩子在校的学习状态及大二阶段的发展建议,付宇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逐一进行解答,给予了针对性指导。

二、问需解惑明方向,聚力赋能助发展
7月18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桂娟、辅导员黄林萱一行前往牡丹江市宁安市,来到2022级本科生的家中,与他的父母深入交谈,详细沟通该生的成长经历、当前状态和发展规划。
“目前存在哪些发展短板?”“未来的就业如何选择?”面对家长的关切和期盼,老师们认真倾听,给予针对性建议。
黄林萱老师介绍了2025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结合优秀学子的成长经历,讲解了不同发展路径需要具备的能力与条件。刘桂娟副书记表示:“我们会把家长的期盼融入教育引导工作,助力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三、浓浓关怀暖人心殷殷嘱托助成长
7月22日晚,学院党委书记张颖、党委副书记刘桂娟与辅导员陈昌盛一行专程来到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3级学生家中,开展了一场暖意融融的家访活动。在温馨的客厅里,学院领导与学生家长促膝长谈,详细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学业进展和职业规划。面对家长提出的“大三阶段该如何科学规划”、“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等关切问题,陈昌盛老师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从实践锻炼、职业发展等维度给予了细致指导。他特别介绍了学校完善的资助体系,激励学生以积极心态迎接挑战。
“请放心,学院永远是孩子们最温暖的港湾,我们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用情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刘桂娟副书记说道。“张颖书记握着家长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教育就是要让每个梦想都有绽放的机会,我们会把帮扶工作做得更有温度、更见实效。”

窗外,夜色已深,繁星点点;屋内,暖意融融,希望升腾。这场特别的夜访,不仅传递了学院的深情厚谊,更在学生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四、学术领航探前路,匠心育才攀高峰
7月23日,辅导员兰思嘉赴大连市与研究生家长围坐畅谈。详细了解学生在校的科研进展、生活及职业发展情况。
家访过程中,围绕家长关心的“科研挑战应对”“毕业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详细解答。兰思嘉老师结合研究生培养特点,分析了学术深造与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往届优秀研究生的成长案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五、云端家访传温情,精准指导促就业
7月24日,学院毕业班辅导员王圣哲“屏对屏”连线2021级已毕业学生。交流中,他结合行业就业数据与市场趋势,为学生和家长解读职业环境的机遇与挑战,引导其精准定位求职方向、优化职业规划。这种“离校不离心”的关怀机制,是就业指导的延伸与情感联结的深化,既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支持,也为学院构建校友网络、反哺人才培养积累经验,实现了“毕业不是终点,关怀一路同行”的育人温度。
7月25日,研究生辅导员牛跃通过“云端家访”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线上交流。在温馨的视频连线中,牛跃老师深入了解学生暑期学习科研进展,向家长介绍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并就家长和同学们关心的职业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多年来,自动化学院始终将家访工作作为“走近学生、深入学生、呵护学生、引领学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始终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以脚步丈量成长,用真心倾听心声;以关怀传递温暖,用智慧引领方向;以行动诠释责任,用坚守践行使命。面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学院将持续深化家校联动,着力构建“学校引导、家庭协同、学生主动”的三维育人新格局,用真情浇灌成长,以匠心培育英才,让初心照亮征途,在温暖互动中凝聚教育最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