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理工人积蓄力量,勇毅笃行,收获硕果累累。新的一年,理工人以梦为舟,奋斗为桨,开启崭新篇章。让我们共同回顾,2023年学校的重要时刻!
一、超前谋划 高位推动 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学校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突出“谋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同题共答主题教育“三张卷”。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与业务提升紧密结合,确保主题教育见行见效;调查研究与攻坚克难紧密结合,形成推动发展强大合力;检视整改与能力作风建设紧密结合,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推动发展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学校主题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作为高校代表向中央指导组作典型经验汇报。相关工作经验被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120余次。省委书记许勤到校调研时对学校将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省委书记许勤来校调研
学校领导和指导组成员赴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见学
学校举办主题教育书法展
新华社APP报道学校主题教育工作
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效持续提升,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继满意度测评大幅提升后,今年考核成绩又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党建工作在全省各类奖项评比中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党委“珩心向党”品牌获评首批省高校党建品牌,4个基层党组织获评首批省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单位,1名教师党支部书记荣获第五届黑龙江省高校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是该项赛事举办以来我校取得的最好成绩。1篇研究成果获得黑龙江省党建研究会2022年度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党委书记赵琳出席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并作为省内高校唯一代表作了题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的高校“答卷”》的交流发言。
党委书记赵琳出席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并作交流发言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升级立德树人成效显著
学校着力打造思政工作“大格局”,全面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学校获评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高校,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案例,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省第三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被命名为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学校教师在“2023年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党委书记在全省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典型经验被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2023年11月,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下,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23年度“感谢恩师·你我同行”大型公益活动年度总结暨动员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荣成学院职工书屋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2022年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1人被授予2023年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电气绝缘与电力装备创新工作室被选树为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工会被选树为“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小家”。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加利作为黑龙江省代表团中3名高校代表之一参加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黑龙江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年度“感谢恩师·你我同行”公益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
我校获评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高校
荣成学院职工书屋荣获“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称号
学校思政工作典型经验被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报道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被命名为黑龙江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
四、完善人才工作格局 人才队伍建设结硕果
12月4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蔡蔚教授成功入选并已完成公示,拟授“国家工程师奖”表彰。胡军教授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我校实现“四青”格局。胡军教授再次入选数学学科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这是其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于军老师荣获“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为本届大赛黑龙江省所获最高奖。李会华博士后荣获HW引才专项资助,全省仅1人获得。刘欣获得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全省仅2人。学校首次获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学校引才数量大幅提升,比去年提高了81%。
蔡蔚教授成功入选首届“国家工程师奖”并已完成公示
胡军教授连续三年蝉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五、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研攻关能力显著提升
刘献礼教授牵头完成的“航空航天能源装备关重件加工用刀具‘形-性-用’一体化设计及管控技术”项目获2023年度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代表着我校在机械加工领域的科研水平有了重要突破。学校承担的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获批立项,总经费1000余万元,实际到校经费800余万元;迟庆国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项目直接经费300万元,实现学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类项目立项新突破。这是我校连续两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标志着学校科技创新实力的显著提升和有组织科研攻关能力的显著增强。
《电机与控制学报》首次入选《电气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2版)》T1级(该领域仅7本中文期刊)、首次被认定为省级精品期刊(全省10家);《电机与控制学报》等3本期刊获省期刊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优秀”。
刘献礼教授(左)喜获2023年度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
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学校新增1个工科专业(材料化学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截至目前,我校共有17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数量居省属高校首位。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4个专业顺利通过中期审核,各专业认证有效期截止时间明确为2025年12月(有条件)。“电机学”等1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至此,我校已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4门。学校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数量进入全国前20名。
学校获批省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试点)建设高校。省教育厅与我校联合创办的首届“龙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成功举行。黑龙江省研究生产教融合工作会议暨培养基地(试点)授牌仪式在我校成功举办。学校13个研究生工作站入选首批黑龙江省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我校学生在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斩获佳绩,分别在MBA组和其他研究生组获得全国一等奖。
学校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数量进入全国前20名
黑龙江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试点基地授牌仪式和龙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在学校举办
我校学生在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斩获佳绩
七、面向龙江现代产业需求 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经济发展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6个省重点实验室获省科技创新基地奖励,数量位列全省第二;坚持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与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和鸡西市人民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哈电集团、中国一重、航发东安、通用哈量等企业深化交流合作,一批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成果集中落地转化,横向科研经费到款较上年增长14%,较前年增长27%;科技成果转化到款较上年增长68%,较前年增长143%。
副省长王岚调研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情况
学校与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学校科技成果宣传推介与转化对接
八、加快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 开启对俄全面合作新征程
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龙江,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学校党委扎实推进对外合作与交流,与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等8所国外高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10份,深化在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高科技领域的互利合作,并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建立“先进材料研发检测与应用联合实验室”,联合申报中白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挖掘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新潜力。
学校积极落实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深化中俄在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已连续举办6届“哈尔滨俄语之春”俄语竞赛,作为省级品牌赛事现已成为继全国高校俄语大赛之后覆盖学校最广、参赛国家(28个国家)及人数(860人)最多的中俄大学生俄语大赛,已列入2024年中俄文化年系列活动;同时,推进中俄双向交流提质增效,邀请2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及29所高校的40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和联合科研工作,引进高端外专助力人才强校;支持26名学生赴俄学习,接收俄罗斯学生51名,较上一年度增长45%。
校长刘侠(中)与俄方校长马尔芬签署合作协议
九、全面推进竞赛育人 学生科创竞赛成绩斐然
学校2023年创新实践教育再获新突破。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大赛中9件作品斩获国家级奖项,在“黑科技”展示活动中获全国“星系”级奖(全国特等奖)1项,这是学校取得“挑战杯”系列竞赛专项赛全国最高奖。由教育部等12个部门主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我校首次实现了一届3个项目同时获奖;由教育部支持主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我校首次入围学术论文项目和改革成果项目,成为黑龙江省“唯二”的“双入围”省属高校之一,实现了学校“国创年会”三类项目全部入围。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全年完成大学生项目立项2165项,承办省级以上学科竞赛10项,2452名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993项,实现了学生群体参与学科竞赛的全员覆盖。
获得全国特等奖的项目路演截图
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入选项目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奖项目
十、办好民生实事 切实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学校西区和南区食堂升级改造完毕,中心食堂建成并正式营业。此次学校新老食堂改造建设整体提档升级,优化功能设置及服务模式,采用“自主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新形式,为师生全力打造多功能、复合型的跨界智享食堂,以满足师生个性化、差异化、兴趣化的餐饮需求。游泳馆在历经维修、疫情、装修改造等五年停馆后重新开馆,为推动师生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搭建良好的平台。信息化网上网下服务师生实现新突破。网上办事大厅服务事项达207项,累计服务师生171528人次,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智慧校园一体化空间和服务中心完成建设,将为智慧教学、教师录课、学术会议、自助打印等提供支持,使师生享有更加智慧、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学校中心食堂
游泳馆重新开馆
智慧校园一体化空间和服务中心完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