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理学女博士、教学工作狂、数学界的颜值担当、女神范老师、教师姐姐、表情包大王,幸福妈妈。这一个个的标签都属于一个人,理学院工科数学教学中心教师李莎莎。
李莎莎不仅标签多,身上的“光环”更多:2020年,荣获第五届黑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教学设计环节第一名;成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高等数学》课程的骨干成员。2021年,获得黑龙江首届大学数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决赛。同年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黑龙江赛区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近7年主持完成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黑龙江省教改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一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
虽然多项荣耀加身,谦逊的她却表示,“我身上所谓的‘光环’是来自学校对我的培养,来自理学院这个和谐大家庭的温暖,来自同行专家的全程指导,来自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
用初心和坚守秀出“教师范”
2020年,是李莎莎教学成绩“开挂”的一年,也是她刻骨铭心的一年。当她被通知作为学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推荐到省里参加决赛的时候,兴奋之情可想而知。这不但是一次提升教学技能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对外交流学习的好平台。但生活总充满意外。当时李莎莎的父亲被查出肺癌晚期,作为独生子女的李莎莎必须承担陪护父亲的责任。面对学校的期望和生活的重担,李莎莎决定两个担子都得扛!疫情期间医院实施封闭管理,她就泡在病房,一边悉心照顾病危的父亲,一边挤时间准备比赛。时间紧,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工作量大,难度大。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李莎莎不断揣摩,思考教学设计,她顶住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高标准完成了160多页教学设计,400多页PPT,终于如期上交了比赛文件。父亲出院后,她依然抓紧一切时间练习,忙到没有时间吃饭,累到嗓子沙哑,为了一个教学环节绞尽脑汁,最终拿下大奖。“在领导、同事、同行的支持帮助下,我获得了第五届黑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同时获得教学设计环节第一名,实现目标的感觉,真好!”这次参赛经历,她取得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是她教学观念转变的一个新的起点。但李莎莎内心知道,为了不影响她参赛,她的父亲拖着虚弱的身体,忍受着化疗的剧痛,从不在她面前表现出一丝痛苦。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份沉甸甸的父爱,在之后一直激励她前行,坚定了她为了教学梦想付出一生的理想之火。

将理论与实践兼顾,绽放“创新范”
通过青教赛的历练,李莎莎把更多的精力投身教育教学改革,针对《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她和团队成员在教学名师赵辉教授的引领下创建了“四位一体”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O-PAMAST全过程有效教学方式;课程思政“15143”框架;“形成性评价+嵌入式量表”评价机制。并通过“五新”即“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方式创新”、“思政创新”、“评价创新”全面解决痛点问题,有效提升教学全过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努力践行“锻造高效课堂,卓育创新人才”的教学创新改革初心和使命。2020年,她的课堂实录视频得到教育部专家认可和网络好评,为我校高等数学课程成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助力。2021年,她荣获了黑龙江省首届大学数学教学创新交流活动一等奖第一名,将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决赛。

为了在疫情期间改变线上教学资源需要付费的情况,李莎莎作为学校高等数学线上课程负责人,克服课程内容多、录制工作量大等困难,自费购买了录课设备,组织建设了我校自主开发的高等数学线上教学平台。不但为学校节约了经费,也挖掘了知识创新的增值能力。目前该课程已通过评估,在国家级平台学银在线上运行,并在日前入选了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十几个月里点击量高达400多万,选课人数近9000人。我校留学生维卡因疫情不能入境,就是利用这个平台完成了学习与测试。维卡用中文对李莎莎老师表达了由衷的感谢。40多所兄弟院校的学生选择了她建设的《高等数学》在线课程。该慕课课程为我校和兄弟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多维的学习空间。

荣誉多了、名气大了,取经的同行也接踵而来。作为校O—AMAS有效教学培训团队教师,近两年,李莎莎为学校开办培训四期,把教学经验和全国的教师们分享。2021年,李莎莎在黑龙江省和山东省数学会联合主办的数学教学创新交流活动中应邀作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的主题报告,现场反响出人意料的热烈,即便在会后也有很多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与李莎莎交流教学心得。

用爱和责任,展现“兰心范”
学生的喜爱永远是对老师最高的赞扬。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调查中,李莎莎连续5年结果都是优秀。李莎莎坚信,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基础。李莎莎为每一届学生创建一个QQ沟通群,除了回答学生在学业上的问题,也会倾听他们生活的困惑。自动化专业的郭雨萌同学结课后,在微信中这样和她说到:“莎莎老师,认识您已经一年多了,我想说真的幸运遇到您,非常喜欢您的讲课方式,上课我从来没困过,效率很高。无论什么时候有各种问题问您,您都秒回,我特别感动,感谢您的谆谆教导、耐心解惑以及帮助与鼓励,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石榴籽工作室是学校以师生共建,面向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的特色组织。李莎莎是工作室的骨干成员之一,她和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子,耐心为少数民族学生辅导答疑,在疫情封校期间自费给学生送月饼和水果。在疫情网课期间给学生写信鼓励大家,她用爱点亮学生心中的光。
在李莎莎的不懈努力之下,到目前为止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8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2021年,李莎莎被评为全国大学生《非数学专业》数学竞赛黑龙江赛区优秀指导教师。

今年是李莎莎上《高等数学》课程的第7个年头。七年间,她始终坚守着大学数学的教学一线,踏实教学,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践行着自己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初心,在她的教育之路上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李莎莎说“我的幸福很简单,就是希望看到我的学生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从教以来,李莎莎以一种敬业、乐业、奉献的精神默默影响着身边的学生。在未来的岁月里,她将继续在教育的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做幸福的点灯人,做有温度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