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数百万驻村干部扑下身子,为民奉献,谱写了一首首激昂的乡村振兴之歌。相征,就是这百万大军中普通的一员。
2021年,相征作为哈尔滨理工大学的选派干部,来到巴彦县新立村。新立村距离巴彦县政府40公里,辖12个自然屯,常住人口795户2177人,于2018年退出贫困村序列。初来新立村,他白净的面庞,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说话声音温柔,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就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如何能受得了乡下的苦?新立村的村干部和村民都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他:“他来能做什么?”
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党组织服务能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原来我们的党建工作对标要求有差距,相书记为我们梳理了各项规范,现在村委一班人干劲十足”,新立村村书记李瑞宏谈到。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相征首先着手完善新立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建设。他建立了“党员微信群”,新建了党建文化墙、党员活动室等,确保了党员们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交流有平台。为了更好地夯基党建工作,他为新立村量身打造党建帮扶“六个一”。即制定了一个党建帮扶规划,《帮扶新立村党支部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3)》;建成一个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最贴近党员、群众的服务站点;组建一支党员先锋队,并身先士卒走在群众前面冲锋陷阵,为民解忧;制定了一个青年党员培养计划,将3名35岁以下且具备带领村民致富能力的青年人纳入到党员队伍中来,为党组织注入了新动能;常态化开展一项主题鲜明的“助力村容新面貌”党员活动日,旨在创建新立村整洁家园;形成了一个优良传统,对70岁以上老党员开展定期慰问,增进与老党员之间的沟通。新立村的党员逐渐拧成了一股绳,合力效果凸显。新立村党总支部入围2023年“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全县两个单位);党总支书记荣获首届“哈尔滨市振兴先锋”(全县一名村书记)和首届“巴彦县振兴先锋”;新立村党群服务中心获评县标杆“党群服务机构”,一个夯基有力的基层战斗堡垒脱颖而出。
向学校党委、巴彦县委汇报玉米加工厂规划
听民声解民意谋划兴办富民产业
新立村耕地面积25826亩,主要经济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其中玉米种植占比到70%左右,但存在种植单一、销路单一、经济附加值较低的问题。“总体上看,村上主导产业不突出,村集体经济基础一般,而且村上外出务工人数多,给人一种比较冷清的感觉。”这是新立村给相征的第一印象。
驻村伊始,相征就把勤走访、摸清民意作为主要工作。了解到丰乐乡新立村属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风大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温润,冬季寒冷少雪,适合玉米种植及储存,且新立村长期种植玉米,经验丰富,同时还有很好的种植基础。为此,他笃定了因地制宜谋划产业,要在玉米上做文章,通过做大做强做优玉米产业,提升新立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以此推动“强村富民、安居乐业”。
走访农户张洪生
他多次召开乡村振兴专项研讨会,确定了富硒粘玉米种植项目,以及“先小园、后大田”的产业发展思路,并撰写了《新立村富硒粘玉米产业发展报告》。他引入东北农业大学富硒技术团队作为村里种植顾问,引进玉米优质品种“金糯262”,种植富硒粘玉米试验田,在村民中培养了玉米种植带头人。在此基础上,他大力推进“农村合作社+村委会+种植带头人+农户”的“四位一体”联动发展模式,成立了巴彦县新立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注册“咱地儿”自有商标。2021年,富硒系列农产品销售额为30万元;2022年,富硒系列农产品销售额超过了40万元,脱贫户户均增收超过800元,富硒农作物产业已然在新立村生根发芽。
相征紧密关注国家及我省惠农政策,组织实施富硒大豆项目。该项科研成果通过掺混肥及叶面富硒技术使大豆亩产增长率达到10%-30%,出油期缩短20天以上,出油率提高10%以上,而且口感更好,同时对接农作物销售企业,约定了收购条款,给出高于市场价格10%的大豆收购保底价,有力保障富硒大豆项目落地见效。他带领乡亲们种了50亩富硒大豆试验田,并免费提供优质肥料及技术。金秋时节,大豆亩产增长率达到12%,“种了这么多年大豆,第一次这么高产,一亩地打近五百斤豆子,谁敢想啊!”当地种田能手魏柏龙看着丰收的场景,笑得合不拢嘴。目前已有多名村民踊跃参与2023年富硒大豆种植计划。
视察富硒大豆试验田
为了保障富硒农产品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征主导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开发了巴彦县新立绿色农产品电商平台,这是巴彦县首个自营村级电商销售平台。不仅增加了富硒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带动新立村其它农副产品的快速发展,目前平台不仅直营富硒农产品,而且包罗新立村笨鸡、大鹅、蛋等10余种农产品,仅2022年销售收入超过了15万元,惠及了40余户农户,成为村民致富的有力抓手。“原来销售富硒玉米都是在群里进行,每次统计发货量都很繁琐,经常出现差错,现在通过平台销售实在是太便捷了,我每个月到哈尔滨送两次货,一年能多挣3万元!”致富带头人刘百胜笑呵呵地说。
两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立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1%,脱贫户可支配收入增幅15%。
干实务暖民心筑牢为民服务理念
“这条新修的路,让我们今年的秋收之路变得平坦了,农民的心里也敞亮了”,新立村冀家屯屯长金彦江看着新路满脸笑容。新立村有3公里严重破损公路,6年来,群众出行难,孩子上学难,春播秋收难,卖粮挣钱难,“愁心路”已成为新立村群众急难愁盼的头等大事。“这条路不修好,我不离开新立村”。一年来,相征汇同村两委多次现场勘察路段,积极对接县乡政府,几易其稿撰写公路维修情况报告,经过不懈努力,引入县级道路维修资金280余万元对道路进行修复硬化。从料场建设到具体施工,他带领党员先锋队坚守一线。在全村的关注下,道路于2022年秋收前正式竣工,原有路面坑洼已全部硬化,路面从10厘米厚度拓深至20厘米,路两旁栽种上了树苗,路面结实了,村民们心里踏实了,彻底解决了沿途300余户、1100余名群众的“四难”问题。这条路还承担着周边近万亩玉米和大豆的运输功能,往年由于运输不畅,不能使用直收农用机械,只能人工收割,而且收粮车无法进入村屯。2022年的丰收季,收粮车停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前,直接节省了老百姓的大笔支出。昔日的“烦心路”变成服务村民、凝聚民心的“安心路”,这是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一大工程。“相书记真是为丰乐乡、为新立村、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且是我们几年来没办成的事,哈理工为我们送来了好干部”,丰乐乡党委书记赵宇真切地感慨道。
实地勘察道路修复质量
新立村脱贫户于凤琴大娘一家,儿子在外务工,儿媳妇出走多年杳无音信,独自领着两个孙女过日子。在党的关怀下,生活情况有较大好转,但小孙女上学每月缴纳的午餐费和补课费是她心头的闹心事。相征了解情况后,主动接洽爱心人士为她每月资助500元,目前资助已近万元,“感谢相书记关心我家的事,他为我解决了大困难,相书记是共产党的好干部。”
慰问脱贫户于凤琴
相征始终秉承牢筑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为民情怀和“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受到了全村老百姓的一致认可。他为3个村屯引资安装了40盏路灯,并建立了“新立村路灯建设专项资金”;对接省残联,引进轮椅、护理床、拐杖等康复、护理设备,合计5万余元;对接省慈善中心,向村民捐赠保暖内衣100套,价值近万元;举办“助力振兴,传递温情”捐赠仪式,为新立村捐赠数千斤大米和豆油;帮助村民刘百胜维权,拿回久违3年的2万元赔偿款;引入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小屋”建设项目;引入省科协科普文化室建设项目;推动成立丰乐乡法律援助中心;为新立村捐赠救灾物资……巴彦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荆勇说:“哈尔滨理工大学是巴彦县驻村工作成效最显著的单位”。
促发展出实招“一体两翼”腾飞在即
理想是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相征积极对接省委组织部驻村办,争取到湖羊养殖项目(免费捐赠220只价值40万湖羊),新立村是巴彦县唯一落户该项目的村,也是全省一次性受捐赠湖羊最多的村。本项目需要5万元风险保证金,为了促进项目落地,他决定与新立村共担风险,个人垫付25000元,与新立村紧紧绑在一起,目前正在联系爱心企业家建设现代化羊舍。为了促进新立村富硒农产品加工项目上马,他多次奔走县乡政府部门,并再次个人垫付10000元《富硒玉米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费,用于项目前期立项实用,该项目已录入巴彦县乡村振兴项目库,投资额为100万元,定于2023年启动建设,项目竣工后新立村玉米销售从主体依靠消费帮扶的1.0时代步入3.0时代(线上销售、超市销售、派驻单位帮扶购买)。至此,新立村按照相征的整体规划迈入到以村民合作社为主体,富硒农产品种植和小尾寒羊养殖“一体两翼”发展模式。看到一个个项目落地新立村,相征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笑容。经过两年的历练,他总结出驻村工作的点滴经验:“驻村工作首要是获得县、乡领导和各级部门的支持,富民产业项目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必须要积极争取。同时,要跟村委会班子成员真心交朋友,只有形成强大的合力和不竭的动力才能带领新立村迈步前进。更要把全村百姓当成自家人,以心换心获取他们的信任。”
巴彦县委书记兰淼说:“相征作为驻村干部,能够多次主动跟我交流新立村产业帮扶工作,冲着这股韧劲儿,县委不仅要多支持,而且为新立村老百姓有这样的好干部感到高兴”。
疫情期间爱心企业捐助大米和豆油
重坚守冲一线彰显能力作风建设
在巴彦几次抗击疫情期间,相征的选择是带领工作队与全村百姓一起坚守,主动投身驻村疫情防控工作。对接学校为新立村捐赠防疫物资,组织村民多次核酸检测,坚持示范带动,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曾经3次在村连续驻守超过30天,牢牢筑起新立村防疫屏障,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期间,他的女儿眼部手术,妻子患病,也不曾离开。新立村受风灾肆虐,防火期在前沿巡查,都离不开他的身影。
相征真抓实干、舍身忘我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分别在全省中省直单位驻村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全省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培训班、黑龙江省南部地区驻村工作培训班和哈尔滨市驻村工作培训班作为优秀案例分享驻村工作经验。哈理工驻村工作队被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黑龙江新闻夜航、龙头新闻、极光新闻等众多主流媒体报道30余次。如今,他颠覆了村干部和全村老百姓对他初来时的认知,村民们见面时一句“老相”是对他最大的认可。
深入田间地头参与秋收劳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为乡村振兴的实践者,我将义无反顾,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为新立村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梦做出更大的贡献”,相征将目光投向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