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哈尔滨理工大学新闻网!
新闻网
理工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工要闻 > 正文

【走基层】推进学生培养“灯塔工程” 做青春“麦田”的守望者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团队侧记

作者:责任编辑:周长群 审核:校对: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日期时间:2019-01-10 11:49:41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总书记的讲话深深地刻在计算机学院学生工作者的心里,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思想政治工作要入心入脑,要润物无声。

2018年12月28日,在本年度的最后一期“茶杯读书会”上,计算机学院辅导员李博和大家分享了他最近重温《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经典著作的感受,大家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初心和责任是做好青春“麦田”的守望者,他们守望的是一望无际的青春“麦田”。

多年来,计算机学院学生工作团队始终秉承“以生为本,回归初心”的工作理念,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系统推进学生培养“灯塔工程”,以成果为导向,对标对表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与我校“双一流”建设同向同行。学生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稳定在每年200人次左右。学生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一流大学深造成为常态化;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成果显著,2018届毕业生签约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事业单位人数突破8%,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毕业生年薪15万以上者占51%。毕业生5年回访中,对于学院学生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8%以上。


学院学生工作队伍风采

集聚视野,提高政治站位,守好责任田

计算机学院学生工作团队,始终将“为谁培养人”这一方向性的问题放在首位,只有政治立场坚定了、政治站位提高了,脚跟才能站稳,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开展。“如何提高政治站位?”必须有坚实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为此,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从2017年开始举行不定期的“茶杯读书会”,从理论名著到历史鸿篇;从学习经典著作的辅导报告到读学术专著和学术文章。将理论学习与思考实际相结合,大家在此畅所欲言,时而引起共鸣,时而意见相左。截止到目前,“茶杯读书会”已经举行了28期,以此作为鞭策辅导员们夯实政治理论功底有效手段和学术思想碰撞的有力阵地。团队成员发表学术论文36篇,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7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辅导员们通过不断积淀理论素养和文明的政治行为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段云菲等辅导员带领学生党员一起观看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视频,和学生党员一块听讲座,与大家一起交流心得体会,撰写学习笔记总计十几万字;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和辅导员梁天歌、艾荻、刘鸿图、梁佳亮与大一学生一起相约每一个“晨曦”,早操出勤率100%;关爱留守儿童的“暖心筑爱”行动中,辅导员梁佳亮亲力亲为,带领学生一块与留守儿童对接,和他们一起联欢庆祝元旦。

晨曦行动掠影

“提高政治站位”表现在严守政治纪律,强化政治担当上。计算机2009级4班学生李**身患肺癌,其家离哈尔滨市很远,定期放化疗都是艾荻老师陪在身边;2013级6班学生都*身患恶性白血病需要做移植手术,艾荻、梁天歌得知后呼吁全院师生携起手并面向校友、企业、社会募捐16万元的手术费用;辅导员李博、艾荻、刘鸿图一直以来都在无偿资助学院的孤儿和一些困难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高政治站位”还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上,将自己的所学所感运用到平时本岗工作中,这是从“纸上得来”到“躬身实践”的过程。对于高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开展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树立家国情怀,自觉融入国家事业。计算机专业09级学生田金明,放弃一线城市年薪十几万的工作,只身来到青海,扎根西部,成为一名普通的通信技术人员。2017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获得者、网络工程14级学生彭艺蕾放弃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的直博机会,毅然选择成为一名IT技术人员,投身IT行业核心技术的研发。

聚焦目标,推进灯塔工程,守好试验田

近年来,计算机学院着力构建“灯塔工程”学生培养模式,聚焦目标,以成果为导向,关注达成度,并持续改进方式方法,整合有利资源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灯塔”顾名思义是方向的指引,在迷茫的大学生活中,为学生指明前进的航道,守护他们,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经过对新形势的研判,学院学生工作团队决定构建以OBE理念为导向,以设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相匹配为前提的育人平台。在育人主体多元、育人场域多样、育人方式多态等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结构变化的形势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化蕴涵,借助多方资源形成有效合力,从思想引领、价值追求、品行涵育、学业辅导、科技创新、困难帮扶、就业指导、心理关爱等诸多方面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生动力。

毕业生向学院赠书留念并进行捐赠

“灯塔工程”分为学生德育成长体系、学生关爱成长体系、学生科技创新成才服务体系、学生学业生涯及就业服务四大体系,涵盖所有年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四个体系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并持续改进不断丰富。每一个体系细分出不同的模块,每一个模块又有一些细化的工作作为支撑,如学生德育成长体系下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养成教育以及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在谈到“灯塔工程”的优势时,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刘坤雁说,从形式上来看,“灯塔工程”的构建是辅导员的育人工作的总结和提升,但又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透过“灯塔工程”,可以提供给辅导员们一个清晰的工作脉络,改变了之前辅导员工作总是很忙碌,却什么都凝练不出来的现象。同时,辅导员可以通过各个模块的工作,找到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专长,向专家化的职业发展方向坚定前行。对于那些新入职的辅导员来说,“灯塔工程”可以给他们提供一套完整的工作范式和流程,让他们全面了解工作世界,尽快进入角色。从内容上来看,“灯塔工程”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载体,它并非是简单的活动和活动的总结,在工作内容的设定上其不同于以往的为活动而办活动,为完成任务而开展工作。计算机学院的创新在于将OBE教育模式与学生工作有效结合,“以学生为本”聚焦学生受教育后获得的效果,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活动的设计都要围绕现实成果,并依据学生的达成度,进行持续改进、反复推敲,增强学生获得感。以学院在2018级新生中推行《成长日志》这项工作为例,其设计初衷在于辅导员想要真正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为此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与学生交流的场域,这是一个目标设定,而后组织普通学生发放问卷223份进行调研,经过3场研讨会,确定《成长日志》最初版本,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和持续改进,经过4次修改,确定现行的版本。每一个问题设定都在考察学生的目标达成度。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目前运行良好,这种走下网络回归书信形式的交流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时间频度适中,更能够培养期待值,增强使用的“粘性”。学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风建设,营造学生们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利用网络空间做一期话题名叫“凌晨的理工见证奋斗的青春”,收录学生备考至深夜的画面和“原汁原味”的学生感言,引起共鸣,催人奋进。一经发布后阅读量瞬间突破500人次,本打算只做一期的话题,因学生投稿量大,现已刊发了三季。

开展2018级大学生成长日记工作

凝聚共识,夯实育人品牌,守好丰产田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出新者进”。学院学生工作队伍深知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在稳步推进学生培养“灯塔工程”的过程中取得了多项丰硕成果,“灯塔工程”就像是一个“孵化器”,培育出一系列的育人品牌工作:

一门“必修课”:提起“团推优必修课”,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无人不知,它是学生们“心向往之”的课程。学院团总支在严格执行团推优制度的前提下,为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素养,开设“团推优必修课”。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满一年的学生,必须要通过学院的“团推优必修课”的学习,才能够进入团支部的推优程序。“团推优必修课”分为12课时的理论素养锻造课程、8课时的专业能力提升课程以及合计8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近三年来,学院组织团推优必修课100余课时,参加学生421人次,推荐170人加入党组织,加强积极分子对党的基础知识、党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悟。提升专业素养,培育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两本“日志”:近年来,学院团总支曾两次获得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他们历来非常重视基层团支部的建设,将其作为开展共青团工作的主阵地,从团日活动对抗赛到最美团支部评选;从支部书记工作述职到“两会一课”“青年大学习”等活动的开展取得很好的效果。从2017年9月开始,推行《支部成长日志》,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支部的滴点成长,每个学期一册,包括团日活动、学习理论活动、学习专业活动、支部帮扶计划、支部成员成长以及团组织推优评议等诸多方面,力求让团员们以详实的文字和图片展示支部的成长历程。为团员青年提供更加广阔的自觉学习、塑造自我、锤炼品格的平台。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书写他们自身的成长。推行至今效果良好,已经积累了42本《支部成长日志》,并在2018年11月举行了成果展。

2018年9月,开始为使新生养成教育能够真正“落地”取得实效,学院在2018级新生中全面推行《成长日记》明确成长目标,给出大一阶段成长建议。鼓励每位同学记录每天的小收获、小行动、小感悟,辅导员定期分享每位同学的日志并逐一点评鼓励,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将不可见的成长过程具体化、可视化,为学生提供持续的成长动力。《成长日记》在帮助学生自省、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的同时,丰富了学生工作手段和载体,既能使辅导员每月与每位学生进行一次笔谈交流,增加与学生的交流频次,又能了解学生成长状态和思想变化,及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培养和思想工作的时效性,让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温度”,实现与学生相伴成长。

三个科创平台打造:配合学院,构建“金字塔”式的学生科创队伍,即高年级学生科创骨干为“导师”,带动低年级全覆盖的形式,分方向开展了ACM算法、嵌入式、网络安全三个方向培训。积极扶持和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的竞赛和学术交流活动,学生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稳定在每年200人次左右,刘坤雁副书记亲自带队参加第八届大学生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学生在大赛中进行成果的交流和介绍,学生作品直接被企业应用,福州软件园现场与学院达成校企意向。传承学院一贯的“以赛促学”的科技创新理念,助力学院的学风建设。

四个创新理念构建:一是OBE教育理念与辅导员工作有效融合的构建。从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到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举行,“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是新目标。学院学科进入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名单,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OBE教育理念下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评估中大量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考核内容最终都要落到学生的“出口”上,是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必须要面对的变革。因此,要抢先抓早推动OBE理念与辅导员工作有效融合,其成果就是学院学生培养“灯塔工程”,建设好具有学院、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使其可以与第一课堂有效衔接,共同助力学生成长。二是“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从面向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到着力提升有现实困惑的学生心理品质的专题性工作坊,再到援助心理适应出现问题学生的一对一咨询,最终以每两年出台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报告作为检验实效性的标准。学院注重对于心理委员队伍和辅导员两支队伍的培训和网上心理咨询平台的打造,举办心理委员胜任力培训班21期,积极支持辅导员参加专业化培训,学院学生工作队伍现有8人,7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篇,主持相关课题1项。学院线上咨询平台,关注人数达1730人,回复学生问题近万条。三是学业精准辅导模式的构建,建立以生涯规划为主导,分阶段、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学业精准帮扶。对于大一新生,在“认识学习世界”这个环节上引入“入学即入专业”的理念,分方向开展了ACM算法、嵌入式、网络安全培训。对于后10%的学生,组成学霸讲师团,利用课余时间集中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点,在考期还开展为期两周的复习集训。降级学生一直是学业精准辅导模式中的重点关注对象,为此,每年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都要召开降级学生恳谈会,为他们做学业生涯规划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现实需要,开展点对点的党员一帮一活动,学院学业警示学生人数逐年下降。四是着力打造360度家校互助模式,形成育人合力。走进计算机学院辅导员办公室,“晨曦行动立得好,导员老师勤辅导,家长拍手齐称赞,家校共筑成才梦”这面2017级学生家长送来的锦旗,朴实的语言就是对学院学生工作最好的肯定。学院各年级辅导员建立家长QQ群与微信群,定期开展“微聊家长会”;定期开展“open day”家长开放日,家长在这一天可以深入学生课堂、宿舍、食堂、学生活动等地点,深入直观地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五个一”就业服务工作:一场“分享会”丰富学生视野,抓就业就要从低年级抓起,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尽早了解工作世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邀请校友不定期为在校生进行“学长分享会”,截至目前,已经举办10期。一门就业指导课向纵深发展,改革就业指导课,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邀请杰出校友、企业人资、技术大咖成为就业指导课的访谈嘉宾,和大家近距离聊就业趋势、聊行业发展。一个用人单位数据库每年更新,建立IT企业备忘录,与用人单位保持长久的联系,推荐学生名企实习、就业。一群就业“专职干事”,落细落实就业动员工作,辅导员王勇在2018届本科生各班设立“专职就业干事”,他们将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到班级,并实行“包干制”,一名干事负责一些就业弱势群体,切实帮助他们最终就业。一种就业方式已成规模,学院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内推学生行业就业,内推名企超过30家。在“五个一”的框架下,辅导员的着眼点不止于学生毕业能不能就业的角度,而是从学生毕业5-10年后的职业发展的角度来提升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提高6.4个百分点,签约国内顶尖IT公司的人数已经突破8%,年薪15万以上占51%,4名同学年薪超过40万。

部分特色工作展示

60万字的“红宝书”——《荣耀与梦想》。2014级学生毕业前,在辅导员刘鸿图老师的带领下,组织编辑了一本红宝书——《荣耀与梦想》,300多位毕业生分享大学感悟,“请回答,2014”充满了大学美好回忆,“关于学习的那些事儿”再现了勇攀高峰的经历,“生活、不止学习”展现了美好的校园生活,“不是不害怕,而是双膝颤抖依然前行”真实反映了在求学和就业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大学的27条军规”给出了中肯的大学建议;14篇班级回顾展示“最好的我们”;“假如大学可以重来”集中了2014级的智慧,反思了如何更好地度过大学四年。创作、校稿、设计、排版均由毕业生完成。知名校友、学院领导老师、毕业生家长也以多种方式参与其中,献上毕业祝福。离校前,毕业生们将书赠送给学院老师留念,将筹集到的制作尾款以2014级和全体捐赠人的名义捐赠给学院用于支持学院人才培养,将书的电子版送给学院,将他们的大学经验分享给在校的学弟学妹们。

“每一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意义非凡的!”在2018年度最后一期的“茶杯读书会”临近尾声时,刘坤雁副书记总结道。这也是学院全体学生工作人员的心声和动力。不平凡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更美好的征程正要起航,未来计算机学院学生工作团队将继续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好,一点一滴的积累,为强国、为强校、为强院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最后,摘录学院辅导员艾荻老师在自己网文中的一段总结:“不觉间已工作9年,9年是时间长河里的一瞬,却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有那么多人相信我、有那么多人需要我、有那么多人愿意跟随我,我愿做灯塔照亮你们前行的路,我亦愿更加坚定的用梦想去成就梦想,用信念去捍卫信念,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