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理工大学档案馆完成年度档案整理归档重点工作,通过系统化推进基建项目、财务历史及遗留校史档案的立卷归档,构建起可追溯、高利用的档案管理体系。此次工作不仅为学校科研及管理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更在应急服务与校史资源活化中展现高效能,成为学校行政支撑体系升级的重要标志。
多领域档案攻坚:从基本建设类档案到财会类档案实现全流程规范管理
作为档案馆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此次聚焦三大核心领域档案整理,以科学方法提升管理效能。在基本建设类档案领域,团队重点完成新建教师公寓项目档案及历史借出返还档案的系统梳理,通过"科学分类-精准编号-完整录入"全流程规范操作,确保每一份基本建设材料都具备清晰追溯路径,为未来校园规划与历史查证奠定数据基础。
财会类档案整理则覆盖2013年校级及各二级部门财会资料,全体馆员严格依照财务档案管理规定,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原始材料逐一核对、分阶段推进实体整理与电子录入,并完成档案号标识粘贴,显著提升财务信息查询效率与安全管理水平。
针对电机制造学校、电工厂、机械厂等单位遗留十余年的历史档案,团队创新采用"开箱核验-价值分级-体系化归档"精细化流程,将珍贵的原始凭证、账本等校史资料分类编号后规范上架,实现校史资源从"分散保管"到"活化利用"的跨越。
应急服务显担当:紧急调阅与暴雨抢险诠释“档案速度”
档案管理的“实战效能”在近期两次应急事件中得到充分验证。2025年9月,财务处因工作需要紧急调阅百余卷财务档案,主管档案工作的王雪丽老师快速协调资源,全程无缝配合,确保调阅工作高效完成,展现出档案团队“严谨、细致、高效”的专业作风。
今年夏季,哈尔滨遭遇罕见暴雨,档案馆库房面临渗水风险。王雪丽老师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带领团队连夜转移低层档案至安全区域,并通过吸水材料、除湿设备对受潮档案进行紧急处理,成功守护了校史档案的安全。这两起典型案例,成为档案馆从“静态保管”向“动态服务”转型的生动注脚。
部门协同聚合力:多方联动共促档案工作提质升级
此次档案攻坚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学校各部门的紧密协作。财务处、后勤管理处等相关单位积极提供原始资料,并就整理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与档案馆深入沟通,形成“资料共享-问题共商-效能共促”的联动机制。“档案工作不是孤军奋战,各部门的支持让我们得以突破历史资料碎片化的难点。”档案馆负责人表示。
此次档案整理归档工作的成效,不仅是哈理工档案人坚守与奉献的缩影,更彰显了学校在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扎实步伐。随着档案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这份"历史存根"正成为激励师生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助力哈理工在新时代征程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