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 2025 级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环境、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成长观念,近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精心策划并圆满完成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系列活动涵盖理想信念教育、专业认知教育、奖助政策解读、安全意识教育、学习素养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维度,累计开展专题讲座、实践体验、互动交流等活动16场,覆盖我院全体2025 级新生800余人,为新生开启大学旅程筑牢坚实基础。
学院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学院党委书记孙广路、院长黄海在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天分别以“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使命”、“锚定人生坐标,树立远大理想”为题,为全体新生讲授深刻而富有启迪的“开学第一课”;随后,各系部主任、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教师以及我院全体辅导员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为2025级新生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全覆盖、教育全覆盖、人员全覆盖,既教育引导广大新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树立爱校荣校意识,又促进2025 级新生融入理工、热爱理工、逐梦理工。
筑牢信仰之基,开启人生新篇: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为2025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孙广路结合当前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与时代背景,阐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重要性。孙广路指出,大学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的黄金时期,更是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理想信念根基的重要驿站。
孙广路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理想信念的内涵与力量。他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历程,阐述了无数革命先辈和时代楷模凭借坚定信仰、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是个人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他强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孙广路讲授开学第一课
锚定人生坐标 树立远大理想:计算机学院院长为2025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黄海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实力。他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与国家战略需求,以计算机领域的前沿成果为切入点,指出“理想不是空想,而是与时代同频、与专业共振的人生航向”。他通过列举我国在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网络安全等领域的突破案例,以及学院校友在科研攻关、产业创新中践行理想的事迹,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自豪感与时代责任感。
黄海积极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内在联结,让同学们清晰认识到:个人的前途命运从不是孤立的轨迹,而是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与民族复兴共振,唯有将“小我”融入“大我”,个人理想才能拥有更深厚的土壤、更广阔的舞台。

计算机学院院长黄海讲授开学第一课
“认识专业特色,规划学习生涯”主题专业认知教育
为帮助 2025 级新生快速了解专业特点、明确学习方向,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9月12日上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双学位专业、软件工程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负责人分别在E1523和E1525会议室同步开展专业认知教育。
李成严、于波、姜占鹏、杨海陆、唐光义、马超为各专业的新生详细介绍了行业发展趋势与专业办学特色、专业历史沿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内容。他们鼓励新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科研项目、学科竞赛与企业实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系主任老师提醒新生要注重培养跨学科思维,关注行业前沿动态,不断拓宽知识边界,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计算机专业负责人李成严为2025级新生讲授专业认知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负责人于波为2025级新生讲授专业认知课程

网络工程专业负责人杨海陆为2025级新生讲授专业认知课程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负责人唐光义为2025级新生讲授专业认知课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负责人马超为2025级新生讲授专业认知课程
“新”规划·生涯规划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涯第一课
9月11日上午,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师琪琪老师在一号楼0220报告厅为我院大一新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师琪琪老师分别从大学的意义与角色转变、自我探索与潜能发现、目标设定与路径规划、核心潜能与发展途径、感知本省发展和企业等五个部分详细的介绍了角色转变,主动规划、主动管理的重要性,怎样合理制定目标和规划,核心技能的掌握等一系列问题。她结合我院特点,分析就业所需的核心能力即专业知识技能、通用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最后师老师希望大家扎根脚下黑土地,扎根龙江大地,为龙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师琪琪老师为2025级新生讲授生涯规划课程
“新生活,新征程”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校心理健康中心教师韩佳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李思媛围绕新生常见适应性心理问题开展入学教育。两位教师详细讲解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挑战、常见适应问题及科学应对策略,引导同学们积极进行自我调适。此外,还全面分析了计算机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及校心理健康中心为新同学提供的心理支持资源,帮助新同学掌握求助途径,为他们顺利开启大学新生活注入了“心”动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韩佳怡老师为2025级新生讲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辅导员李思媛为2025级新生讲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赓续红色血脉、书写青春华章”主题党员培养教育
董怡彤老师详细讲解了党的性质、宗旨与指导思想。通过列举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决策与伟大成就,生动阐述了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同学们全神贯注,被党的光辉历史深深吸引。入党流程的介绍也是本次课程的重点。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历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到最终成为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每一个环节,董老师都进行了细致说明,并强调了每个阶段对申请人在思想、学习和实践方面的要求。在互动环节,新生们踊跃提问,围绕如何写好入党申请书、参加哪些实践活动对入党有帮助等问题展开交流。董老师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不少同学表示,通过这堂课,他们对党的认识更加清晰,入党的意愿也愈发强烈。
此次关于党员知识介绍的新生入学教育,为大一新生在大学的成长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追求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新生辅导员董怡彤进行入党启蒙教育
“资助点亮未来,奋斗定义青春”主题奖助政策教育
2025级新生辅导员梁佳亮围绕综合测评积分办法、先进个人、先进班级评选办法、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实施细则等政策为2025级新生详细评奖评优的具体。设立奖学金制度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其目的不仅在于“奖优”,更在于“励学”,旨在为每一位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同学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持与精神荣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他勉励同学们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不负韶华,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生辅导员梁佳亮为2025级新生讲授评奖评优政策
2025级新生辅导员宋江北为2025级新生围绕“校园熟悉、入学规范、资助保障”授课。课上,结合实景照片介绍教学楼、食堂等场所及军训集合点、快递收发处,解读入学须知明确学籍注册、校园卡使用等流程。 他为2025级新生详细介绍了国家助学金、困难生认定、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强调“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课程缓解新生焦虑,获新生认可,学院后续将持续开展资助宣传活动,护航新生成长。

新生辅导员宋江北为2025级新生讲授资助政策
“‘团’聚青春,启航新程”主题党团知识教育
邵明记老师详细介绍了学院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架构、科技竞赛活动、第二课堂、智慧团建、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团员发展的流程与要求以及近年来学院团委工作和取得的成绩。重点介绍了学院团委在聚焦青年思想动态,坚持思政教育引领学生;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创新实践锤炼学生;聚焦团的自身建设,坚持规范发展管理学生等三个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才培养大局,提升实践育人质效,聚焦主责主业,推进学院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取得较好工作成效。他号召学生们积极融入集体,在思想品质、学业科研、实践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全面成长,鼓励新生积极了解团学组织,主动向团组织靠拢,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在丰富的校园平台中锻炼自我、收获成长。

辅导员邵明记为2025级新生讲授党团知识
“规则护航成长,纪律成就未来”——做新时代明理守法的大学生
孙启智老师以“规则护航成长,纪律成就未来”为核心主题,结合自身多年学生管理经验,生动阐述了校规校纪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校规校纪不仅是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的“警戒线”,更是保障新生身心健康、引导大家树立正确价值观、顺利完成学业的“导航仪”,新生们需从入学之初就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课堂上,孙启智老师围绕新生关注的重点内容展开详细解读。针对日常行为规范,他结合校园生活场景,从课堂考勤、宿舍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入手,明确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例如强调按时上课的重要性,提醒新生遵守宿舍作息时间、杜绝违规电器使用,同时结合真实案例警示大家注意校园内的交通安全、财产安全及网络安全;在学术规范方面,他着重讲解了学术诚信的要求,深入剖析了论文抄袭、考试作弊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及相应处理办法,引导新生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坚守学术道德底线;对于奖助勤贷、评优评先等与新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制度,他也逐一梳理了申请条件、流程及注意事项,鼓励新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积极争取荣誉、提升自我。

辅导员孙启智讲授校规校纪课程
“平安校园·守望青春”做自己安全的责任人主题安全意识教育
计算机学院2023级辅导员王薪博对2025级新同学进行了安全意识教育,为新生筑牢安全防护网。王薪博老师的讲解内容聚焦新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高频安全风险,并结合近两年学院的真实案例,从防范网络诈骗、消防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教育和诚信与法律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在网络诈骗方面,重点展示常见诈骗类型和识别诈骗技巧,并建议同学们下载“国家反诈APP”,介绍诈骗举报与求助流程;在消防安全教育方面,向学生们分享近年高校因未注意安全用电和火灾隐患问题引发的事故案例,结合学校宿舍安全住宿管理规定,说明学校在安全用电和防火方面的要求;在财产安全教育方面,主要从寝室防盗和保护个人信息两方面向学生做出安全提示;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提醒学生文明规范上网,并告诫新同学们禁止出现翻墙、黑客入侵、暴力破解等触碰法律红线的行为;在诚信与法律教育方面,提醒学生拒绝学术造假,遵守考试纪律诚信考试。

辅导员王薪博为2025级新生开展安全意识教育
追溯校史脉络,传承大珩精神——参观校史馆和王大珩纪念馆活动
为帮助新生更好地了解学校历史文化,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25年9月14日下午13:30,计算机学院辅导员韩海成、石金永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带领我院2025级新生前往校史馆和王大珩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活动伊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新生们井然有序地进入校史馆。1000平方米的校史馆由4个展厅和王大珩纪念馆组成,通过图片、奖章等丰富的载体,展现了建校以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新生们认真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不时驻足观看珍贵的历史资料,感受着学校发展的沧桑巨变,深刻体会到老一辈理工人的创业精神和学校文化。王大珩院士“力所能及地为国家服务,博大精深,求实创新,虚心开放”的科学精神,以及他淡薄名利、献身科学的大师风范和家国情怀,让新生们深受触动。新生纷纷表示,王大珩院士的事迹让自己明白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的责任。

辅导员韩海成、石金永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
“优良学风·伴你成长”主题优良学风教育
计算机学院2022级辅导员董泽围绕“优良学风·伴你成长”学风主题为大一新生开展入学教育,帮助新生深入理解学风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他通过详细讲解学业预警、挂科及退学处理的相关规定,让同学们意识到学风问题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他们自觉维护学术诚信。他强调了绩点对奖学金、党员发展、保研、支教团等机会的影响,并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同学们认识到保持良好成绩对未来发展的关键作用。在学习支持方面,董泽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提供的各类学习资源,包括学术辅导、学长学姐经验分享、模拟考试等,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通过朋辈导师制度,帮助学生们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辅导员董泽开展优良学风新生入学教育
本次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层层递进、全面覆盖,有效帮助新生完成角色转变。未来,我院将继续关注新生的成长与发展,不断完善培养路径、优化服务保障,既注重夯实新生的专业理论根基,也着力提升其创新实践能力与行业适配能力,更关注其思想成长与价值塑造,全方位护航新生的成长之路,助力每一位新生成长为既懂技术、善创新,又有担当、能奉献,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强劲动力。